工 作
一、上学期末以来老年大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开展了“八个一”的系列活动。1、组织老年大学有代表性身份的学员,召开纪念抗战70周年座谈会。抗战老兵遗孀、离休老干部、学研班学员、师生代表共26人座谈发言。学员代表谴责日寇当年侵华罪行,颂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表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心情。
2、组织校行政班子成员到军休所慰问刘建陵等抗战老战士和建国前后入伍老兵,聆听他们讲述亲历的抗战历史。
3、组织校行政班子成员到光荣院看望慰问“五老”。
4、组织校艺术团歌咏队到松罗镇南溪革命基点村慰问“九家保”老区人民。歌咏队在“九家保”纪念碑前高歌抗战歌曲,和老区人民一块回顾当年峥嵘岁月,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
5、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晚会共演出器乐合奏、合唱、舞蹈、情景表演唱、服饰等13个节目,参加表演学员达100多人,历时一个半钟头。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感投入,技艺完美,配以切合主题的舞美灯光背景视频,使得整台晚会情景交融,主题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得到全场领导来宾和全场观众的充分肯定。
6、组织校行政人员,老师和学员代表集体收看“九·三大阅兵”,大家为抗战的伟大胜利,国力的强盛,富国强兵而自豪骄傲。
7、组织学员参加市老干局等多家联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年人书画摄影展,我校学员有多幅作品入选参展。
8、开学后,我校《古今纵横》将开讲三课,分别为《福安史上抗倭斗争和民国八年抗战》、《新四军六团的前世今生》、《安倍政府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丑陋行径》,教育学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警醒未来。
二、展示一批学员作品,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走廊。
1、从一楼到六楼,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老年大学办学方针、宗旨,老有所学的目的、意义等内容全部上墙。
2、从三楼到六楼,悬挂了42幅学员书法、国画作品,36幅学员摄影作品,22幅学员剪纸作品和24盆挂壁丝网花。这些作品较全面地展示了教学成果,既美化了环境,也显现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3、从2014年始至今创办的十期《福安老年大学报》全部上栏张贴,集中反映了学校教学成果,时政活动的社会效益。
三、集中全力,精心准备省级示范校和省、市级精品课的检查验收工作。
日前文档资料整理工作基本完成,等待验收。
体 会
这么短的时间,学校能集中圆满地完成三项这么重大的、突出性的、中心的工作,凝聚着校行政班子成员和全体师生的工作激情、热情,对工作执著认真负责的态度,上下精诚的团结、协作、努力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一、贴进时政,服务中心,让师生积极向上、生气勃勃、余温发热。纪念抗战胜利系列活动,激发了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日前辈的缅怀和崇敬,对抗日中流砥柱的共产党的忠贞不渝,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周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全校师生才有那样的热情和激情,尽管年龄大,时间紧、任务重,但从不言苦和累。
二、追求完美,感恩生活,让师生陶冶情操,健康快乐,激发潜能。老年教育没有围墙,没有学制,是朝阳产业。老有老的骄傲。只有围绕着老年人的特点、兴趣、爱好来办学,才能激发老年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走廊各具特色的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和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丝网花作品,充分证实了这点,这就是我们办学的方向。
三、更新更好,不断超越,让学校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学校每节课,每项活动,都是对自己工作的检验和总结,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而应当永远把成绩看成“过去时”,把工作看成“新起点”,保持年轻的心态,谦虚的态度,看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不松驰、不懈怠,才会有为而有位,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领导的肯定,我们的学校才会越办越好。
任 务